庐陵文化(江右文化分支)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庐陵文化,是吉安江右人创造出来的区域性文化,是江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历史时期代表江右文化的前进方向,成为重要的区域文化。 庐陵文化是指以庐陵古治属为核心,辐射而涵盖现今吉安市十余县(区)及周边市区的区域性文化,突出表现为赣派建筑、名人、科举、书院、青铜、陶瓷、禅宗、江右心学、江右商帮、移民迁徙、饮食及民俗文化等方面。
吉安自古人杰地灵,文化昌盛,保存着吉州窑、新干商代青铜器、白鹭洲书院等大量历史文化遗存,是绘就庐陵文化的人文故郡。 庐陵文化源于七千年前的青铜文化,以“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金庐陵”而著称于世。庐陵府历史上考取进士三千和状元二十一。更有甚者,明朝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共取进士110人中,状元胡广、榜眼王艮、探花李贯都是江西吉安府人。明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共取进士472人。状元曾蓕、榜眼周述、探花周孟简、二甲第一名杨相、第二名宋子环、第三名王训、第四名王直,都是吉安府人,囊括了前七名。这种“团体双连冠”现象在中国科举史上绝无仅有。吉安民间有“一门六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布政,百步两尚书”、‘’父子探花状元,叔侄榜眼探花“等的歌谣和美传。明《永乐大典》中即有“天下多举子,朝中半江西,翰林多吉安”的记载。吉安历史上这种人才辈出的现象蔚为壮观,为国家的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各个领域内留下了值得后人永远科学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力量。
想要了解更多“庐陵文化(江右文化分支)”的信息,请点击:庐陵文化(江右文化分支)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