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石柱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圆明园石柱,北京圆明园流失之文物,为汉白玉材质。曾为圆明园西洋楼建筑群石构建,是现存圆明园文物建筑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圆明园石柱正面纹饰以西式番花、贝壳纹等西洋雕花为主,侧面花瓶内花束则以具有吉祥寓意的牡丹、玉兰、荷花、菊花等中国传统花卉为主,圭角卷云纹、开窗的海棠线雕刻方式等亦与中国古建筑望柱、栏板相同,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文化内涵。两侧没有雕花的石柱应为建筑顶部的联排装饰物,两侧饰有花瓶或花纹的石柱则用于楼梯或楼层平台栏杆部分,花瓶的样式则是配合栏杆形制雕刻而成。
清咸丰十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大肆劫掠,挪威人蒙特通过交易等多种渠道收集7根圆明园石柱等文物。 这批石构件主要用做扶手以及装饰。 2023年10月,7根圆明园石柱回归原属地圆明园。
想要了解更多“圆明园石柱”的信息,请点击:圆明园石柱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