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花之乡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东阳木雕工艺大约始于唐代,发展于宋代,盛于明、清两代。东阳木雕在表现的题材方面也已十分广泛,有人物、山水、飞禽、走兽、花卉、鱼虫等,擅长雕刻,图案优美、结构精巧。东阳——清代乾隆年间,被称之“雕花之乡”。
东阳木雕因产于浙江东阳而得名,"东阳木雕"与"青田石雕""黄杨木雕"“瓯塑”并称"浙江三雕一塑"。相传早在一千多年前,东阳人就开始其木雕的历史,他们世代相传,创造了众多的千古佳作,造就了上千的木雕艺人,从而成为著名的"雕花之乡"。东阳木雕主要分布在东阳各乡镇,延及周边县市,并流入江苏、上海、江西、安徽、福建、广东、湖北、河南、吉林、四川、重庆、台湾、香港、澳门,远达至新加坡、泰国、蒙古、阿尔巴尼亚、加拿大等国家。
想要了解更多“雕花之乡”的信息,请点击:雕花之乡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