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O1群或O139群)引起的疾病,通过食用被霍乱弧菌污染的食物或水源感染。该疾病发病急、传播快,其主要表现为腹泻、排“米泔样”便、呕吐,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每年约有290万新发感染患者和9.5万死亡患者,几乎所有死亡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其中60%的新发病例和68%的死亡病例发生在非洲。在中国,霍乱流行季节为夏秋季,主要流行地区是沿海一带,如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成人发病为主,男性多于女性。
霍乱病程可分为泄吐期、脱水期和恢复期,主要症状包括腹泻、呕吐、眼窝凹陷、皮肤干燥,重病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休克甚至死亡。霍乱主要通过患者及带菌者的粪便、排泄物污染水源或食物后传播。它的潜伏期通常为1~3天,但可短至数小时或长达5~6天。
霍乱需要立即治疗,主要治疗方式为补液,其中重症患者需要静脉补液,同时可进行抗菌治疗,常用药物有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预后与感染霍乱弧菌的生物型、临床病情轻重、治疗是否及时密切相关,此外,年老体弱者、婴幼儿预后较差。由于该病传播途径明确,且防范措施有效,因此,提倡通过严格措施控制疫情运输和传播,保障食品、水源清洁卫生进行预防。
想要了解更多“霍乱”的信息,请点击:霍乱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