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韩文(明朝中期大臣)

韩文(明朝中期大臣)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韩文(明朝中期大臣)

韩文(1441年10月10日—1526年3月27日 ),字贯道,号质庵,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今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人,祖籍河南彰德府安阳县(今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明朝中期大臣,北宋名相韩琦之后,与陶琰、张润、王与龄并称“平阳四贤”。

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因弹劾都察院都御史王越,言辞冒犯了两宫,被下狱拷问,几乎被打死。后出任湖广参议,历任都御史、侍郎、南京兵部尚书。弘治年间,召入任户部,常常入宫进见明孝宗,上疏请求革除盐法的七大弊端,意见都被采纳施行。正德初年,韩文愤怒于八党擅权乱政,率领诸大臣极力进谏,刘瑾怀恨在心,假传圣旨罢免韩文官职,韩文的两个儿子韩士聪、韩士奇都被削除官籍。不久,刘瑾又假传圣旨将韩文逮捕入狱,想杀掉他,正遇上有人投匿名信,才免遭杀身之祸,韩文被判罚米三千石,发配边疆。刘瑾伏诛后,韩文官复原职,不久致仕。明世宗即位后,加封韩文为太子太保。

嘉靖五年二月十五日(1526年3月27日),韩文去世,终年八十六岁,赠光禄大夫、太傅,赐谥号“忠定”。

想要了解更多“韩文(明朝中期大臣)”的信息,请点击:韩文(明朝中期大臣)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