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美学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肯定美学”(positive aesthetics)这一概念首先由芬兰美学家阿尼肯纽恩(Aarne Kinnunen)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提出,但是,关于肯定美学的思想则在18、19世纪就出现了。它的核心思想是强调自然的内在审美价值,特别是在与人类文化对象相对比的时候。简言之,该理论主张,自然在本质上是美的,纯自然根本就不可能有丑①。无疑,肯定美学② 对自然美学和环境美学很有意义。可是,由于它对自然积极的审美价值立论太过,容易招致逻辑上的困难,因此很少有美学家和哲学家愿意接受它。 基于这一事实,艾伦.卡尔松(Allen Carlson)③ 认为,肯定美学只是一些关于自然审美价值的零星意见,它对自然美学有潜在价值,需要给这一理论以强有力的论证。所以,卡尔松为这一理论提供了一系列的论证。在作论证工作之前,卡尔松系统梳理了关于肯定美学的各种思想。简言之,在卡尔松看来,此前关于肯定美学的三种论证,即非审美证明、崇高论证明和神学证明都是不可靠的④,因此,他决定自己为肯定美学给出新的证明。
想要了解更多“肯定美学”的信息,请点击:肯定美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