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哲学理论)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知行合一(汉语词汇),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哲学理论,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认知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人的外在行为是受内在意识支配,由衷向善(“知”)的人,才有外在自发的善行,所以说知行合一。
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
知行合一,致良知,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想要了解更多“知行合一(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哲学理论)”的信息,请点击:知行合一(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哲学理论)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