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因笃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李因笃(1631—1692年),字天生,又字子德,号中南山人,陕西省富平县美原镇人,清初学者、诗人。他深通经学,兼长诗词,人称“关西夫子”,与李颙、李柏同称关中“三李”。
李因笃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晚年移居陕西省富平县。明亡后,奔走各地,进行反清活动。
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李因笃一生安贫乐道,勤于研读,执教著文,毕生不倦,学识渊博,著述宏富。他在经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清初散文家汪琬与人论师道书谓:“当代未尝无可师之人,其经学修明者,吾得二人焉。曰顾子宁人,李子天生”。说明他当时在经学方面可与顾炎武齐名。他主张“经世致用”之学,主张“师古不泥其意,用法不求其人”,认为深入经学的目的,在于通晓古今治国之道,以利于国计民生,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他的学术实践中。
想要了解更多“李因笃”的信息,请点击:李因笃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