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旗袍(形成于民国时代的女性服装)

旗袍(形成于民国时代的女性服装)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旗袍(形成于民国时代的女性服装)

旗袍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它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它在上世纪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民国十八年(1929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服制条例》,将汉女传统袄裙以及旗袍定为了女子礼服。

新中国成立后,旗袍渐渐被冷落,尤其文化大革命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直至80年代之后,它随着传统文化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想要了解更多“旗袍(形成于民国时代的女性服装)”的信息,请点击:旗袍(形成于民国时代的女性服装)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