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唐兀公碑

唐兀公碑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唐兀公碑

唐兀公碑,全称为“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府百夫长唐兀公碑”,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柳屯镇杨什八郎村南,是元朝时期的文物遗存。

唐兀公碑为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立石,是当时的国子上舍生唐兀崇喜为其迁行始祖唐兀公(唐兀台)立的功德碑,由唐兀崇喜的恩师,元朝集贤大学士、礼部尚书潘迪撰文并书丹。上刻“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府百夫长唐兀公碑”,记述墓主自唐兀台至唐兀闾马、达海、崇喜等历代情况。墓区主体为唐兀公碑。碑通高3.22米。唐兀公碑面朝河而立,有重建的碑亭。碑亭后面是六座用砖砌成墓体的坟丘,基本呈一条直线东西排布。每座墓前原都有墓碑,不存碑身,只有碑座。唐兀公碑是蒙汉两族融合的实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曾建立西夏的党项族消亡过程的重要研究资料,是证明杨什八郎等村杨氏为党项族后裔的重要物证。

2006年5月,唐兀公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想要了解更多“唐兀公碑”的信息,请点击:唐兀公碑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