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南徐州

南徐州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南徐州

南徐州,侨州。初名徐州,晋安帝义熙七年(411年),始分淮北为北徐,淮南犹为徐州。后又以幽、冀合徐,青、并合兖。

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加徐州曰南徐,而淮北但曰徐。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年),更以江北为南兖州,江南为南徐州,治京口,割扬州之晋陵、兖州之九郡侨在江南者属焉,故南徐州备有徐、兖、幽、冀、青、并、扬七州郡邑 。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均为南徐州南兰陵人,隋开皇九年(589)废南徐州,南徐州遂成为其治所京口(今江苏镇江)的古称之一。

唐朝元和四年置宿州,取古宿国为名,初治虹(今泗县),后迁至埇桥。宿州方言把“宿”读作“xu”第三声,宿州又在徐州南方,故叫安徽宿州为“南宿州”(谐音南徐州),江苏徐州为“北徐州”。

想要了解更多“南徐州”的信息,请点击:南徐州百科